入冬以来,车辆维修进入高频次时刻。因为比较寒冷,车辆在冬季更容易出现问题,给车主带来更多麻烦。
在维修的过程中,往往隐藏着很多误区,这些看似正确的误区,有着很大的危险性,会使车辆受到损失,造成车辆性能下降、磨损加快、寿命缩短等问题,严重的还可能引起事故。
冬季修车,细心才是关键,今天一起来看看冬季修车遇到的那些误区吧。
误区1::用喷灯烘烤油底
如果在冬天用喷灯烘烤油底,机油中会产生变化,失去原来的性能,并且容易凝结机油,使油底变形,从而引起重大火灾。
*好的做法是根据当地冬季的*低气温选用相适应的机油。
误区2::发动机用怠速升温
当发动机用怠速升温时,由于转速较低,机油泵不能较快地将润滑油压入各润滑表面,油压也低,使发动机各运动机件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下工作;燃油因低温雾化不良,使未燃烧的燃油(混合气)窜入曲轴箱,冲刷掉缸壁上的油膜,也会加速机件的磨损。
建议:当发动机启动数秒后,应用快怠速升温,改善发动机的润滑条件。
误区3:水泵风扇皮带越紧越好
当皮带过紧不仅会使其拉长或断裂,缩短皮带的使用寿命,而且还会因拉力过大,导致发电机轴、水泵轴变形弯曲和轴承的早期损坏。
建议:汽车发动机风扇皮带的松紧度应符合技术要求,一般正常皮带装配时挠曲度为10-15mm为宜。
误区4::发动机温度怕高不怕低
当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时,会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,磨损加快,油耗增加。
建议: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温度行车,以保证发动机的使用寿命。
误区5:盲目拆卸发动机节温器
因为发动机温度高而盲目拆除节温器,这样做的话,使得冷却液只能进行大循环,不能调节冷却强度,难以保证发动机在较适宜的温度下工作,反而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低温状态下工作,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,磨损加快,油耗增加。
建议:如果发动机节温器发生故障检修或更换之后,发动机温度还高,就应检修冷却系统的其他部位。